当前位置: 主页 > 诗词阅读答案 >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时间:2016-05-11

 一.明确考纲要求

2016年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如:

古代诗歌鉴赏: (语文能力层级 D级)

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情分析(2011—2015)

1.试题结构对比与走势

年 份

诗 歌

类 别

考 点

2011

春日秦国怀古(唐 周朴)

怀古诗

1.思想内容

2.表达技巧:景情关系

2012

《思远人》(宋 晏几道)

羁旅诗

1.思想内容

2.表达技巧:起兴手法、景物描写的作用

2013

《鹊 桥 仙》(宋 陆游)

即事感怀词

1.思想内容

2.表达技巧:用典手法

2014

《阮郎归》(宋 秦观 )

婉约小令词

1.思想内容

2.表达技巧:景物描写的作用

2015

《发临洮
táo将赴北庭留别》 (唐 岑参)

边塞诗

1.思想内容[来源:Z+xx+k.Com]

2.表达技巧:景物描写角度

2.命题特点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2011—2015课标全国1卷五年间古诗词鉴赏试题“稳”体现在:

(1)题材选择:以唐宋诗词为主(唐诗2首,宋诗1首,宋词2首)。

(2)题型题量:全部采用主观简答题的形式;设有2小题,共11分。

(3)考点设置:侧重考查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一般考查以下四种类型:

①鉴赏形象型。②鉴赏语言型。③鉴赏表达技巧型。④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型。

“变”体现在:

2015年,将同一诗人岑参的课内外两篇作品相对比进行考查。具体设题如下: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 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

(根据近5年全国卷1的命题特点,我们预测2016年——)

3.命题趋势

1. 以唐宋作品为主流方向,但也不能忽视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元曲以及明清诗词甚至近现代诗词的备考。

2.写景、咏物、送别、边塞、隐逸、怀古等题材的诗歌仍会是考查重点。

如果,把全国课标1卷与福建卷命 题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启示:

考点不变,围绕考试大纲命题;难度略有增大。体现在出题形式更多样,考查知识面更广、答题表述套路少了、灵活度高了。总体要求学阅读鉴赏水平更高些,表达能力更好些。

三.全国卷背景下的复习备考方略

(一)立足考纲,回归课本

高考古诗文的命题原则是材料出自课外,但考点的内容根基在课内。高三复习时还是要回归教材,回归课本,这是根本。

比如:

高考对古诗词中“情景交融”手法及“炼字”的考查在教材中也均可找到依托。请看这些高考题:

2011全国卷1: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2013福建卷:

6.(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情景交融”的手法在王维的《山居秋瞑》、杜甫的《登高》、李清照的《声声慢》、柳永的《雨霖铃》这些诗歌中有讲到,炼字的妙处在杜甫《蜀相》的第三联和陆游的《书愤》的第二联及课后练习题也都讲到过。

因此,高考古诗文复习要做到落到实处,卓有 成效,真正授人以渔,就应该回归课本,重视课本中文言文及古诗词的有效复习。

(二)注重积累,分类梳理

古诗文知识点多、涉及面广,高三总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分类整理,以提高应考能力。比如:

古诗词鉴赏:

准确识记以下常考的知识点:

1.常见意象:冰雪、柳树、芳草、芭蕉、梧桐、梅花、松柏、蝉、杜鹃、猿啼、关山、羌笛、明月、流水、南浦

2.语言特色

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洁、豪放、婉约、隽永、沉郁顿挫

3.表达技巧:

两条抒情途径: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 比拟 排比对偶 夸张 借代 双关 设问 反问 顶真

表现手法:衬托 对比 渲染 烘托 联想想象 象征 抑扬 比兴 用典

艺术构思:领起全篇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伏笔铺垫 过渡照应 以景结情

4.思想感情: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依依惜别等。

(三)重视技法,突破考点

古诗词鉴赏——高频考点突破

专题一: 鉴赏表达技巧型

1.命题分析

近年来,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考点的考查频率极高。主要针对古代诗歌中所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等设题,要求辨识其诗歌所用的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感情所起的作用。

2.应对方略

(1)熟悉各种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ƒ表现手法:对比、反衬、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铺垫照应、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④结构技巧:统领全诗、照应过渡、重章叠句

此外,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等)、空间位置变化(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等)也属于表达技 巧的范畴。

(2)要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答题一般步骤

步骤一:准确指出诗词中运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结合相关语句解释这种手法是怎么运用的。

步骤三:阐明此手法的表达效果,这种手法如何有效地描绘了怎样的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2011福建卷

晓至湖①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 。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水中的苇草弯曲下来发出声响,遥远的青山如黛仿佛连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无。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规范答题】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 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

请给下列学生答案打分:

甲:折断的芦苇杆动着发出声音,遥远的山峰淡淡地就像影子一般,此句运用想象手法。

(0分,诗歌理解不准,还不看注释,想象这种表现手法,此处不典型。)

乙:由近及远,动静结合。作者先由“折苇”的近景,再写到“遥山”的远景,再把“动有声”的动与“淡无影”的静相结合。

(2分,没把握住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丙:“折苇”是近景,“遥山”是远景,运用远近结合手法使景色有层次感。“动有声”是听觉,“淡无影”是视觉,运用对比手法从感官方面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体现西湖的美景。(3分)

20 12年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方法点拨】从题目上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013年新课标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2分)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2分)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分)

2014年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5分)

【解析】作品是一首写景咏物诗,这类作品通常都涉及景与情的关系问题。题目很明确地问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的作用,考生不难判断是奠定情感基调。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徊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015年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 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 连年见雪飞的 恶劣环境。

专题二:赏析思想感情型

命题分析:

此类题型一般选择表意较为丰富的语句作为考查点,要求考生分析该句表达的情感。对于此类题,除了要归纳概括情感外,考生还需要结合情景关系(如 借景抒情等)、情理关系等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意象内涵总结不同题材诗歌的典型情感。分析情感往往与具体诗句和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考查。

【解法探究】

分析思想感情三步走

一.明确表达情感的手法技巧

二.仔细审视诗歌中的景、物、行为或典故的特点。

三.关注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轨迹

如2014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 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2015年全国卷1: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解析】解答这道题时,要抓住体现人物情感的动词:“勤王”(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和“私向梦中归” (表达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再结合诗歌内容概括情感。

【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总而言之,实施全国卷后的高考古诗文阅读会保持基本稳定,而略有变化。

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把握课标精髓,将会逐一击破各个考点的。


相关文章
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吴琚《浪淘沙》阅读答案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
刘将孙《踏莎行 闲游》阅读答案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阅读答案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阅读答案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韩愈《晚春》阅读答案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张先 《题西溪无相院》阅读答案 积水涵虚①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苏庠《临江仙》阅读答案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
令狐楚《少年行》施肩吾《少年行》比较阅读答案
杨朴《莎衣》阅读答案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杜甫《宾至》比较阅读答案
王禹傅《新秋即事》阅读答案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白朴《天净沙·春》阅读答案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卢纶《送李端》阅读答案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王湾《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崔涂《春夕旅怀》阅读答案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杜甫《武侯庙》阅读答案 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上一篇:历鹗《晓至湖①上》阅读答案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下一篇:雷震《村晚》阅读答案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