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词阅读答案 >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阅读答案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时间:2015-09-09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阅读答案

蝶恋花  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写作本词时,作者刚调任密州,时年四十。密州不比杭州,贫穷粗陋,连年蝗灾,民不聊生。
注释
⑴上元: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因有观灯之风俗,亦称“灯节”。
⑵钱塘:此处代指杭州城。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处指元宵节。
⑶“照见”句:形容杭州城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景象。
⑷帐:此处指富贵人家元宵节时在堂前悬挂的帏帐。香吐麝:意谓富贵人家的帐底吹出一阵阵的麝香气。麝:即麝香,名贵的香料。
⑸“更无”句: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唐人苏味道《上元》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⑹山城:此处指密州。
⑺“击鼓”句:形容密州的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的元宵节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稷时才有鼓箫乐曲。社:农村节日祭祀活动。《周礼》:“凡国祈年于田租,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农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⑻“昏昏”句:意谓密州的元宵节十分清冷,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没有,只有云垂旷野,意浓浓。垂,靠近。

赏析:
此词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 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 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 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 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 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 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 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 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 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苏轼这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相关试题阅读及答案解析
1.词的上阕专写钱塘上元,有什么作用?试作分析。(5分)
2.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答案】
1.上阕钱塘上元的繁华与热闹,为下阕写密州上元的寂寞与冷清做铺垫(衬托、对比)。
2.密州上元火冷灯稀,天空阴云密布,将要下雪,人们击鼓吹箫,举行社祭,祈求丰年,抒发了作者对国计民生的忧患、对自身年老的感慨以及当时的寂寞难耐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 “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 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 “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上阕描写杭州 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写灯、写月、写 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结合下文和标题,这种写法明显是为了反衬,反衬密州的萧条冷落。


2.试题分析: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 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 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 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 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 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 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相关文章
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吴琚《浪淘沙》阅读答案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
刘将孙《踏莎行 闲游》阅读答案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阅读答案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阅读答案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韩愈《晚春》阅读答案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张先 《题西溪无相院》阅读答案 积水涵虚①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苏庠《临江仙》阅读答案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
令狐楚《少年行》施肩吾《少年行》比较阅读答案
杨朴《莎衣》阅读答案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杜甫《宾至》比较阅读答案
王禹傅《新秋即事》阅读答案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白朴《天净沙·春》阅读答案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卢纶《送李端》阅读答案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王湾《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崔涂《春夕旅怀》阅读答案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杜甫《武侯庙》阅读答案 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上一篇: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阅读答案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下一篇:《题鹤林寺》《题鹤林寺僧舍》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