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词阅读答案 >

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阅读答案附赏析

时间:2015-09-10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陈维崧①
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 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②离离,排列密集貌。③稗,杂草。
晴髻:古代女子的发髻。

1.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4分)
2.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2分)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2分)

2、答案:“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2分)

赏析:
此词虽为短调,容量却很大,感慨兴亡的主题借阔大萧瑟之景,表现得极其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此词是写在晴朗的月夜下,作者之所闻所感。远望中的太行山如蝌蚪那样累累叠叠地排列在眼前;而近处的原野,枯萎的稗草,在月光下如凝霜堆积。如果说上片直 写所见,则下片主要写所感:从历史回忆中着眼。此地关山,乃兵家必争,战国诸雄,就曾在此反复较量。“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 桑,感慨万端;“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悲风吼”,此所闻, 更加强了所感。一个“悲”字,表现的显然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既是历史的感慨,更是现实的反映。“中原黄叶走”,便是历史与现实、象征与写实、整个人生与个 人命运的交融一体,写尽从古到今历史风云变化的无常,和个人在此中的无可奈何。在这首词里,作者把极大的山景看得像蝌蚪那样能够细小,反把细小的稗花看得 很大;远在千年的往事,他看得很清楚,而近在咫尺的风物,却一片模糊。这种异常的表现手法,所揭示的正是作者那种强烈又不无茫然的“悲”情。其中,山峦的 比喻奇特: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

作者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毫村人。“少清癯,而腮须侵淫及颧准,士大夫号陈髯。”(见《国朝先正事略》)出身于官宦家庭。 其祖父陈于廷,明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崇祯初年任左都御史,为东林党的中坚人物。其父陈贞慧,诸生,以气节著称,为明末四公子之一。

相关文章
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吴琚《浪淘沙》阅读答案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
刘将孙《踏莎行 闲游》阅读答案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阅读答案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阅读答案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韩愈《晚春》阅读答案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张先 《题西溪无相院》阅读答案 积水涵虚①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苏庠《临江仙》阅读答案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
令狐楚《少年行》施肩吾《少年行》比较阅读答案
杨朴《莎衣》阅读答案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杜甫《宾至》比较阅读答案
王禹傅《新秋即事》阅读答案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白朴《天净沙·春》阅读答案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卢纶《送李端》阅读答案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王湾《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崔涂《春夕旅怀》阅读答案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杜甫《武侯庙》阅读答案 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上一篇:李白《长门怨其一》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下一篇:《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阅读答案解析及赏析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