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词阅读答案 >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阅读答案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时间:2015-09-23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阅读答案

踏莎行
晏 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
红稀:花儿稀少、凋谢。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红:指花。
高台:高高的楼台,这里指高楼。阴阴见:暗暗显露。阴阴:隐隐约约。
不解:不懂得。
蒙蒙:形容细雨。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1.“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等句子有何特点呢?
2.请用最简洁的语言鉴赏词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这些句子寓动于静,动中更觉寂静,在这一派寂静中透露出长长的愁思和哀情。
2.词的上片写暮春景色,使人隐觉一丝淡淡的闲愁;下片写翠叶藏莺,珠帘隔燕,写静香游丝,写斜阳深院,完全是为描写内心深处的愁怨作铺垫,起到了一种使寂静中的闲愁更加悒郁深远的烘托作用。全词语言清丽幽雅,虽不十分雕凿,却神情俱得,精微有致。

3.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从红稀、绿遍和树色阴阴可见春天渐渐消逝,暮春气息比较浓。
B.杨花扑面既暗示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又象征世俗之人带来的烦恼
C.炉香追随游丝缭绕、旋转,以动衬静,写出整个室内的寂静。
D.“斜阳却照深深院”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惆怅和惋惜的情怀。


二:
(1)这首词所描绘的暮春初夏景象由哪两幅图景组成?诗人借此抒发了内心怎样的情怀?请简要说明。(4分)
(2)“翠叶藏莺,朱帘隔燕”在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词作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包括出游时的郊外之景和归来后的日落之景。抒发了诗人对韶光易逝的惆怅、惋惜的情怀。(4分。两幅图景各1分,情怀1分,分析1分。)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两句诗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不着痕迹。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4分。作用2分,分析各1分。)

译文
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新炬吧考试网 www.xinjuba.com

赏析:
《踏莎行·小径红稀》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写暮春闲愁,上阕写郊外暮春景色,蕴含淡淡的闲愁,将大自然春之气息表现的淋漓尽致,下阕写身边的春景, 进一步对愁怨作铺垫,表达了词人面对时光匆匆逝去的无奈和哀伤。全词以写景为主,以意象的清晰、主旨的朦胧而显示其深美而含蓄的魅力。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 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 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词 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 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蒙蒙”“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 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 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
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 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贺铸《薄幸》词“人间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 犹有花梢日在”,也正是此意。

新炬吧考试网 www.xinjuba.com

【赏析二】
    此词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 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 “ 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 “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 “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 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 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濛濛”、“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 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在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 “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跳开一笔,写到 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 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 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
    前人评此词写景流丽。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进一步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相关文章
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吴琚《浪淘沙》阅读答案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
刘将孙《踏莎行 闲游》阅读答案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阅读答案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阅读答案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韩愈《晚春》阅读答案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张先 《题西溪无相院》阅读答案 积水涵虚①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苏庠《临江仙》阅读答案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
令狐楚《少年行》施肩吾《少年行》比较阅读答案
杨朴《莎衣》阅读答案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杜甫《宾至》比较阅读答案
王禹傅《新秋即事》阅读答案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白朴《天净沙·春》阅读答案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卢纶《送李端》阅读答案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王湾《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崔涂《春夕旅怀》阅读答案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杜甫《武侯庙》阅读答案 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上一篇:黄庚《秋色》阅读答案 凭高望不及,望断动愁情
下一篇:赵汝鐩《途中》阅读答案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