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文阅读答案 >

《今年4月,一个越洋长途电话打到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技术研究院》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今年4月,一个越洋长途电话打到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技术研究院。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向核研院院长张作义了解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就未来核电站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采访。这个引起美国媒体关注的试验堆就是国家“863计划”项目:10 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氦气透平发电项目。

可能有不少人觉得,一个中国的科研项目被外国记者采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核研院的高温气冷堆被美国媒体关注却有其特殊的意义。美国核专家认为清华的高温气冷堆发电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装置,美国人称“这种安全的反应堆是一个真实的神话”;在石油、天然气日益紧缺的今天,用氢做燃料被科学家们普遍看好,只不过制氢所需要的巨大能量使其成本太高,而清华的高温气冷堆能以很低的成本提供相对巨大的能量,从而大幅度降低制氢的成本。

工作人员通过 操作让核反应堆冷却剂循环风机停止工作,反应堆立刻丧失了向外传输热量的能力。要知道,普通核反应堆在停堆之后还会继续产生热量,而不是像锅炉熄火后便不 再产生热量。这个热如果不加以冷却,反应堆就可能发生堆芯熔化、放射性物质外泄的严重事故,这也是核安全的最主要的技术挑战。循环风机刚一停止工作,报警 声便剌耳地响起,中外宾客瞪大眼睛盯住显示屏上的变化,只见正常运行的曲线急剧下降,反应堆的热功率由3000多千瓦降为几百千瓦,最后反应堆发热维持在正常运行时的1.5%左右。这表明热量通过反应堆压力壳的表面自动散发到周围环境中,而不需要任何附加的冷却系统。

核研院的这一 实验展示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最重要特性:在任何事故情况下,包括丧失所有冷却的情况下,不需采取任何人为的和机器的干预,反应堆也能保持安全状态。我国 已经掌握最新一代的核电站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核学会前任主席克达克先生对清华核研院的这一安全演示给予极高的评价:中国这个满功率运行的球 床模块式实验反应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它的技术及安全水平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国希望从这个实验堆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众多的未来学预测、科幻小说以及电脑模拟游戏中,核聚变能的利用往往被视为人类最重要的“终极”科技之一。理由显而易见:发展核聚变能几乎是人类能源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现在,人类正在向这一终极能源大步挺进。去年11月21日,欧盟、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七方在巴黎正式签署协议,启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我们的社会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5.下列关于高温气冷堆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温气冷堆是国家“863计划 ”拥有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氦气透平发电项目,它能以很低的成本提供相对巨大的能量, 从而大幅度降低制氢的成本。

B.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向清华大学核能与新技术研究院了解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称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装置。

C.高温气冷堆在停堆之后继续产生的热量不会使反应堆发生堆芯熔化、放射性物质外泄的严重事故。

D.高温气冷堆的循环风机刚一停止工作,正常运行的曲线急剧下降,反应堆的热功率下降后发热维持在正常运行时的1.5%左右。

答案B(张冠李戴。文中第二段“美国核专家认为清华的高温气冷堆发电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装置,美国人称‘这种安全的反应堆是一个真实的神话’”)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冷却剂循环风机停止工作后,反应堆立刻就丧失了向外传输热量的能力。

B.核安全的最主要的技术挑战是核反应堆在停堆之后对继续产生的热加以冷却。

C.高温气冷堆产生的热量通过反应堆压力壳的表面自动散发到周围环境中,而不需要任何附加的冷却系统。

D.满功率运行的球床模块式实验反应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它的技术及安全水平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表明我国已经掌握最新一代的核电站技术。

答案C(应是“停堆后继续产生的热量”)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正在向“终极能源”大步挺进,说明人类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彻底地摆脱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

B.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就是在任何事故情况下,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和机器的干预,也能保持安全状态。

C.清华大学核能与新技术研究院的高温气冷堆取得的巨大成功,预示着我国新建的核电站有可能采用这一新技术。

D.在众多的未来学预测、科幻小说以及电脑模拟游戏中,核聚变能的利用往往被视为人类最重要的“终极”科技之一,因此,发展核聚变能几乎是人类能源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答案D(颠倒因果)


相关文章
上一篇:《人类基因组研究》阅读答案
下一篇:《抗生素以前被 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阅读答案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