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文阅读答案 >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阅读答案

时间:2015-12-01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①春节期间,网友编了两副诙谐的对联。一副描述回乡时亲朋长辈的盘问,上联“考了几分什

么工作能挣多少呢” ,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 ,横批“呵呵呵呵” 。另一副则是对这些盘问的“神回复” ,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 ,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 ,横批“阿姨吃菜” 。

②虽是寥寥数语,但返乡年轻一代遭遇“中国式盘问”的窘迫,跃然纸上。年前恐归中的纠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 去”的痛楚。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 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③“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眷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 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 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

④有人汇集了近60位网友的春节回乡见闻,一个共同点是,物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却仍显单调。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 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 。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 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

⑤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如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故 乡不可能总是老模样,那只是一种原教旨的乡愁。不过, “中国式盘 问”也让人审思,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包含文化记忆、跳动历史脉搏?“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 ,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中小城市需要抓住超越自我的发展契机,但更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如何让凋敝的乡村文化 丰盈起来,如何让含混的城市精神明朗起来,从而承续历史、滋养心灵、形塑认同,让上演着文化变形记的人们,不再是永恒的漂泊者、异乡人。

(摘编自《人民日报》)

9.下列对于“城镇化”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镇化过程中大量文化资源向城市集中,造成大城市与小城镇、城市与乡村的文化落差。

       B.乡镇静谧和乡民单纯的毁灭与乡村文化的衰败,这些均是城镇化的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

       C.城镇化作为一个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同时又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

       D.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保留故乡原有的乡村文化,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0.如何理解文中的“中国式盘问”,请简析。(2 分)

答:          

1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参考答案】 雨露-Www.YuLu5.Com

9. (3分)D (“我们应保留故乡原有的乡村文化”曲解了文意,应是让凋敝的乡村文化丰盈起来。)

10 . ( 2分)①故乡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表层含义),②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或答“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 间的文化鸿沟;人与人之间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亦可。) (深层含义)(每点l分,意思对即可。)

11. (4分)①首先由“中国式盘问”引出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话题。②其次,以作家哈代、导演雷伊的作品为例,指出了城镇化过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或说 “指出乡村文化会衰败”)。③接着,联系当下中国社会现状,进一步论证文化落差是城镇化不能承受之重;④最后,指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尊重文化与历史。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
上一篇:吴念真《笑容》阅读答案
下一篇:《有些外国人颇为羡慕中国人有私章》阅读答案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