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言文阅读答案 >

元好问《市隐斋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16-03-12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 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 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①,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②,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③之属,胁肩以入 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①山人索高价:山人,指隐士。这里用唐李渤隐居少室山,两度不赴召,后韩愈召之而应召做官的故事,说明有的人隐居是为了博得名誉后再出仕为 官。②“欺松桂”句:南齐人周顒隐居钟山(今江苏江宁北),后应诏为海盐令,时人孔稚圭作《北山移文》,借山灵之口,指斥他假充隐士,称他“诱我松桂,欺 我云壑”。诱,引诱;欺,欺骗。③乾没氏:指与世沉浮,追逐私利的人。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于娄公所     舍:屋舍       

B.非特深山之中   特:特别

C.叠足以登垅断   叠足:脚踏着脚     

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    意:意义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其以我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B.无乎不在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生是作者的朋友,他认为娄公既清廉又高洁,是一个居于闹市的真隐士,所以希望作者为娄公的“市隐斋”写一篇记。

B.作者认为,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所,不一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住在蓬蒿茅草之下才算隐居。

C.古人认为“隐”有小大之别,“小隐”因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大隐”因为道行高深,可以不被外物所诱,所以可以隐在朝市中。

D.作者最后借韩伯休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的看法,同时对娄公之类沽名钓誉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3分)

(2)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3分)

(3) 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4分)

 

 

参考答案:

10.C(A 居住 B只,仅仅  D 猜想)

11.D(D项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A项前一个“其”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后一个是代词,自己。B项前一个“乎”是句中停顿,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C项前一个“之”是指示代词“这”,后一个“之”是助词。)

12.D(“辛辣的讽刺”不对,应是“委婉的批评”。)

13. (1) 他想要得到您帮他写的记,希望您因为我的缘故,写一篇记吧。

(2)(我)大胆请问娄公隐居的原因,(是)怎么样的呢(或“是什么样的呢”)?

(3) 娄公的确是隐士,不过他自我封闭的道理,恐怕还是与韩伯休不同吧!

 

 【另一套题】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渠欲得君作记 渠:他 B.非特深山之中 特:只

C.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 诱:欺骗 D.药不二贾 贾:出售

【答案】D

【解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 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 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 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君其以我故为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子何疑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乃今为儿女子所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答案】A

【解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其:项“其” 作副词用,表祈使语气,B句末语气词╱兼词,C用╱把,D却╱甚至。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 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 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伪隐者讽刺否定的一项是( )(3分)

①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②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③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 ④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

⑤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 ⑥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①“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是说“不只(生活)在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才算隐者。”;④“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是说“(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构思别具一格。题为“市隐斋记”,却不对斋的本身作记述描画,而是从题外作淋漓发挥,以对话的形式,深刻地揭露了那些名为隐士而实为热中于利禄之徒的丑恶面目。

B.作者从“夫隐,自闭之义也”说起,认为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处,以古代隐士的高尚行为与今之“乾没氏”钻营牟利的卑劣行径作对照,鞭笞痛骂了现实中那班追名逐利之徒。

C.古人认为“隐”有大小之别,小隐是因为刚刚隐居的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去,“大隐 ”因为道行深,可以不诱于外物,所以可以隐在闹市。

D.作者最后说起韩伯休的故事,是以韩伯休不求显达的淡泊心性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隐 者,从而说明娄公本是要与世隔绝的,批评姓李的朋友替娄公求取书斋之记,违背了娄公本意。

【答案】D

【解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 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从开头来看,求取书斋之记,是娄公 本意,作者说“予意士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是作者委婉地批评娄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把第I卷文言文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2分)

②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3分)

③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3分)

【答案】①像盗跖一样行事,(却像)伯夷一样说话,说“我是隐者”,行吗?②(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③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 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 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 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①“行”“语”“我隐者也”句式各1分;②“固”“所以”“子何疑焉”句式各1分;③“文” “显”“ 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句式各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在长安游玩,居住在娄公家里。娄公,是一个隐士,在长安市区居住了三十年了。他家有一个小书斋,名叫‘市隐斋’,与他交往的士大 夫很多人都给他的书斋写诗,他想要得到您帮他写的记,希望您因为我的缘故(给我一个面子),(为他)写一篇记吧。”

    我说:“你知道‘隐’的含义吗?所谓‘隐’,就是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的意思。古代的人隐居在农民中,在工匠中,在商贾中,在医卜中,在屠钓中,甚而至于在 赌徒中,在卖酒的人中,在看守城门的役吏中,在酒保中,无所不在,不仅仅是在深山里,在蒿草下,这样之后才叫做‘隐’。 古代的人有大隐和小隐区别的原因,是说刚刚学道的人,对道的信奉还不诚挚,(只有)不让自己见到引发欲望的东西,(才能)让心不乱,所以把山林隐居的人称 为小隐;(有的人)有操守,能应付世事,不被世俗之物诱惑,出仕和隐居能做到一样,无论是喧闹还是寂静,都能一概忘却,所以把在朝廷和市肆隐居的人称为大 隐。照我来看,在山林小隐的人或许还有,但在朝廷或市肆隐居的人不一定都是大隐。自从隐居之士通过隐居博得名誉然后谋求高官之后,(那些在山林中隐居的 人)欺骗松桂云壑的人多了,(小隐尚且如此)更何况隐居朝廷和市肆的那些人呢?现在追逐私利的这类人,耸起肩膀进入市朝,脚踏着脚(争先)登上断而高的冈 垄,张开利嘴伸出长爪,争先恐后地进行交易,来同那些佣工和小贩为锥刀之利而血战,挂着羊头,卖着狗肉,(像强盗)盗跖一样的(卑劣)行径,却(说着)像 伯夷一样(清高)的话,说:‘我是一个隐士呀’,这样行吗?(我)大胆请问娄公隐居的原因是怎么样的呢?”

     李生回答说:“(他)卖书来维持生活,只求够吃罢了,不妨碍他为人的清廉;通过诗酒与大家交游,求与人和睦相处罢了,不妨碍他的高洁。一个人既清廉又高洁,这的确是古代人之所以隐居的道理呀,你怀疑什么呢?”

     我说:“我知道了娄公之所以隐居的情形了,我会为你而给他写一篇记。尽管这样,我对于娄公之所以隐居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地方。请让我用韩伯休的事结束我要说 的话。韩伯休在都市里卖药,药从来都不讲价,有一个女子(找他)买药,韩伯休坚持原价不变。那个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伯休吗?为什么就不能讲价呢?’ (韩伯休)于是叹息道:‘我本来是为了逃避名声(才卖药隐居的),现在却连小女子都知道我的名!’(于 是)丢下药,径直离开,再也没有回去。娄公的确是隐士,不过他自我封闭的道理,恐怕还是与韩伯休不同吧!言辞是人们外在的纹饰,人都准备隐居了,哪里还用 得着纹饰呢?(如果还要纹饰)这样做就是为了求得名声显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猜测是那些敬重娄公的士人勉强为他的书斋取的这个名吧,不应该是娄公的本 意。你回去后,试着用我的这个话问问他。”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相关文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孟子•告子下》《郁离子》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敦颐《爱莲说》刘蓉《习惯说》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归有光《项脊 轩志》《沧浪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伤仲永》《李贺作诗》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登泰山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柳宗元《小石潭记》《石渠记》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蔡邕字伯喃,陈留圉人也
《明史·列传第七十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戴珊,字廷珍,浮梁人
《吕氏春秋》《天时⑴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姚镆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姚镆,字英 之,慈溪人
《明史•列传第四十二》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
《晋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北窗先生者,吾之昵友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自护其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
《黔之驴》《当止不止》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彬,字国华》《马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列传第二十九》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齐泰,溧水人。初名德
《新唐书·儒学·朱子奢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朱子奢,苏州吴人
上一篇:《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魏书·崔休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崔休,字惠盛,清河人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