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文阅读答案 >

朱以撒《古渡》阅读答案

时间:2015-08-04
朱以撒《古渡》阅读答案

古 渡
朱以撒
     ⑴这个古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在我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
    ⑵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 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 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欸乃缓缓而来。撑船的壮实汉子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尤其 是赶墟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绪舒畅,撑得又快又稳,赢得阵阵惊叹和好评。这个时候,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平和与灿烂, 所有的劳累和苦涩,都似流水一般远去了。可是,有几次洪峰下来的时候,浊浪滚滚漫过堤坝,河面上飘浮着枯枝败叶,打着旋儿推搡向前,这时的古渡和渡船就难 免出现惊险、慌乱的情景,尤其是暮归时分。
    ⑶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过去的生活悄悄流逝。
    ⑷许多年以后途经这里,古渡犹在,人迹杳无,往日那些声响都已沉入岁月深处。肆无忌惮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涨水时节,有不少闲人站在桥上,看着洪波涌起惊涛拍岸。那指指点点的从容神情,全然是欣赏的样子。最后的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船底已浸满了水,有一只长嘴巴的翠鸟立在船头,纹丝不动。一 切都表明,一茬一茬的船工,结束了撑船岁月,已渐渐老去。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水泥桥来说,除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 生活在日日向前,是以告别过去的方式、情调、趣味作为标志的。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人们要使怀旧有个引子,只好到这些 地方去。可是,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看也罢,不看也罢,没有什么两样。
    ⑸过去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带有朴素化韵味的。时代的进展,使我们所见到的都变得比以前漂亮和精细。残垣断壁的 古宅换成了高楼大厦,长衫对襟也剪裁成了时髦短装,再如家居用具,葫芦瓢、蓑衣、木桶,无不换成了铝合金或塑料制品。变化最多的当属人的形相、人的神情。 前不久我特地坐下来,再看一遍黑白影片《鸡毛信》。我并不注重海娃送信的艰辛过程,而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陕北背景里——那满是沟壑的黄土高坡、愣头愣脑 的群羊,还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袄。那时节,人的举止、表情,都是那么的朴素实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这些情景,总是让人想起真实无华的泥土,没有一丁点儿 文饰。后来,我又看了几部重拍片,黑白换成了彩色,演员队伍也换了另一拨,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动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间巧多于拙,那种能表现苦难、风霜的背 景如风飘散。在我看来,拍出一些没有时代特征的片子来,让人眼睛看着,情感却无从附着。
    ⑹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使人面向电脑,面向新奇繁杂的信息。可是,闲散下来,还是会感到传统的人格 心理在变与不变、新与旧之间,有回味不变和陈旧的成分。那历史的神髓、底蕴亦如天地苍冥中来去的飞鸿,究竟难以付之提挈和把捉了,只是常常泛起,成为一种 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即便是很寻常的乡间古渡,也概莫能外。
                                                     (本文有删改)
11.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概括农家人生活的特点。(不超过10字)(2分)
□□□□□□□□□□
12.第三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3.赏析第四段中的画线句。(3分)
14.本文标题是“古渡”,可第五段却有较多关于影片《鸡毛信》的描写,作者为何这样写?(6分)
15.本文借“古渡”和“水泥桥”表达了怎样的思考?请分点阐述(6分)

参考答案
11.辛劳、平和(或“纯朴”)、快乐(“辛劳”1分,“平和”“快乐”1分)
12.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承接上文对农家人生活场景的描写,引出下文对多年以后的生活的描写、议论(1分);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或“对过去生活流逝的怅惘之情”)(1分)。
13.最后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和翠鸟的“纹丝不动”,表现了古渡的沉寂,(1分)与文章开头处渡口的“喧哗与生机”形成对比。(1分)表达了对过去的事物、生活消逝的怅惘之情。(1分)
14.(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黑白影片《鸡毛信》和“古渡”同属过去的一切,彩色影片则和“水泥桥”共属新事物。(2)丰富了文章的主旨,引发读者思 考:在时代进展中,“变化最多的当属人的形相、人的神情”,“朴素实在”变成了“巧多于拙”等内容,丰富了主旨,引发读者的思考。(3)表达了时代进展中 人的“情感却无从附着”的苦恼和怅惘。(每点2分,共6分)
15.(1)“水泥桥”代替“古渡”,表明“生活在日日向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像“水泥桥”这样的新事物再漂亮、精细,也 不能替代旧事物所具有的情调和趣味。(3)新事物虽漂亮、精细,但我们的情感却无从附着,旧事物则常常能带给我们内心的慰藉,带来“最亲近和深沉的感 怀”。(每点2分)

 


相关文章
《《狂人日记》以十三节长短不一的日记连缀成篇》阅读答案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来停止过作 物的遗传改良》阅读答
《美国种族问题痼疾何以难消》阅读答案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阅读答案
茅以升《桥名谈往》阅读答案
《我们的思想、见解、学识,可以从两个源泉中得来》阅读答案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阅读答案
《21世纪是影视剧极盛的时代,视觉艺术以其声光色影和感官直觉》阅读答案
《他以特殊的方式反法西斯》阅读答案
朱以撒《蕉语》阅读答案
《歌词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发展变化真可以称得上是波澜起伏、一波三折》阅
《“如果科学的意义是发现世界的真实情况并加以解释》阅读答案
《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和储存以及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阅读答案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 说》阅读答案
朱自清《文艺之力》阅读答案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阅读答案
《抗生素以前被 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阅读答案
《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阅读答
《可以准入艺术殿堂的散文只有三种:抒情散文、随笔和小品文》阅读答案
郭沫若《相见以诚》阅读答案
上一篇:柯灵《西湖的风》阅读答案
下一篇:毕淑敏《今世的五百次回眸》阅读答案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